学校统一战线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日期:2025年03月13日 08:27

3月4日和3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开幕。青岛理工大学统一战线热切关注两会盛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认真收听收看两会报道,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心得体会。

民盟青岛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施雪卿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据环境学科发展趋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领团队聚焦环境领域前沿技术,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重点攻关关键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学校向着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不懈努力。

两会的召开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对教育政策的深远影响。民建青岛理工大学支部主委、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白晓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论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我意识到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必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高校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民进青岛理工大学支部主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金龙表示,我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人员,更需在“创造”与“转化”两端发力,向“创新策源地”转型,强化需求牵引,深化校企协同,打造创新共同体,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九三学社青岛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授巩湘红表示,作为高校文科教师与九三学社社员,比较关注两会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方面的内容,要加强自身学习,明确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要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自信,认识到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要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而努力,为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而努力;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技术,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知联会会长、教务处处长许从宝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聚焦新兴产业与关键领域,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打造智慧教学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产业学院,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重大深远意义。侨联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王旭春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突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侨联和欧美同学会作为广大归国留学人员的群体,将强化“不忘留学初心、牢记报国使命”教育。利用所学和自身优势,投入到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中,不畏艰苦、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饱满的工作状态,服务国家和学校发展,服务社会发展,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授孙玉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部署,归国留学人员作为连接国际资源的桥梁,我们将以“一带一路”共建为契机,内联外通,发挥理工科优势,在绿色建筑、智能装备等领域深化产学研融合,助力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让更多“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在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的精神后,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院长刘长青表示,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归国留学人员的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更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积极学习会议精神,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同时,有责任搭建起中外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互鉴,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撰稿:吴磊;审核:杨延生